文 / 兒童職能治療師 米加老師
2歲幼兒時期的情緒風暴來多自於『發展自我意識』的蛻變過程,孩子要證明自己長大;3歲過後的孩子則多半是來自於『不如己意』,隨著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,會發展出害羞、生氣、尷尬、內疚、嫉妒和驕傲等複雜的情緒,不過他們處理情緒的能力尚未穩定及成熟,最常出現的狀況如遇到挫折無法承受、每件事都要自己來、要求每個人都聽他的意思、期待落空,因此和父母之間的衝突會明顯增加。
給予好處轉移注意力「乖~先不要生氣了,待會帶你去買喜歡吃的東西。」,或威脅壓抑情緒「這有什麼好哭的,再哭你就去罰站!」,這兩種方式也許都能暫時風平浪靜,但卻不是長久之計,孩子越大時所反應出的副作用也就越大。處理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時可掌握以下三個關鍵,不僅可讓孩子大大提升情緒管理能力,跟著孩子一起練習,自己也能獲得不少成長,其實我本身就是在與孩子反覆的練習過程中受益良多的爸爸啊!
關鍵一、當孩子情緒失控時,重要的反倒不是急著去處理孩子的情緒。
孩子不如意,就發脾氣,甚至躺在地上,怎麼辦?不管起因為何,當孩子的杏仁核(杏仁核是大腦中偵測外界威脅的雷達,是面對各種情況時最原始的應急情緒反應,如緊張、憤怒、驚恐)警報器被觸動時,往往也很容易促使父母的杏仁核連帶被啟動,迅速做出斥責、警告、討好等反應,試圖制止孩子的脫序行為,偏偏這非經前額葉理性判斷所做出的直覺行為,又讓場面更一發不可收拾;你可以仔細觀察,當父母大聲對著孩子說「每次就只會哭,嘴吧閉起來!」,孩子聽到之後通常會哭的更慘烈,更糟的是,父母情的情緒又會加高張。因此,當孩子情緒失控時,重要的反倒不是去急著去處理孩子的情緒,而是先深呼吸,讓自己冷靜再冷靜,對父母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練習,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好了事情就解決一半了。
關鍵二、讓孩子練習自己從負面情緒中緩和下來
負面情緒的行為表現方式有很多種,暴怒、大哭無法停止、吼叫、躺在地上大鬧..這些我會把它們歸類在強烈等級的情緒風暴,這個等級的情緒風暴往往會影響到其他人,若在公共場合發生,可先暫時停止活動並帶離現場;若在家中則可帶孩子至冷靜角(如:房間、書房),待情緒和緩下來後再告知孩子活動必須暫停的原因,並示範正確的方式。
我自己常用的和緩孩子情緒語言:
「你先哭一下,等你可以冷靜下來了再說。」
「還需要哭很久嗎?生氣的時間越久,能夠玩的時間就越少喔!」
「用吼叫/哭鬧/躺在地上的方式,會比較好嗎?沒有人知道你怎麼了,說說看你為什麼這麼生氣。」
用語的重點在於『允許釋放負面情緒』以及『引導問話』,比起威脅性的語言「你再繼續這樣,待會就不讓你...」,較能讓親子間較不容易陷入對立中,另一方面孩子的大腦也會因要忙著整理訊息(告訴父母發生什麼事),而加快抽離負面的情緒。
關鍵三、當天另找時間與孩子事後檢討
要希望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越來越好、失控表現次數越來越少、哭鬧時間越來越短,事後的檢討必定不能少,當天可利用散步時、洗澡時、睡覺前等親子時光,跟孩子聊聊所發生的事「今天(發生事件)....,結果(不好的影響).....,最近常常發生,你覺得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怎麼做會更好?」,可讓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式,或透過父母直接給予建議,達成共識後,也別忘了給予孩子信任「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到」,因為正向的語言更能驅動人前進。
推薦共讀繪本:別生氣,有話好好說:幼兒溝通學習繪本
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擁有友善的人際關係
正確的表達是溝通的基礎。使用正向的說話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友善的人際關係。
學習「如何有效的將自己內心所想的事情傳達給對方。」
從小開始,就與最親密的媽媽、兄弟和玩伴,一起學習和訓練有效的表達方法。故事中透過各種不同情境,讓孩子從中學會使用正向的語言溝通。
關於 米加老師 (黃名璽 兒童職能治療師)
經歷:
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職能治療師
歐米加兒童學習館技術長
復康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
師資培育認證臨床指導老師
鑑定培訓兒童情緒問題與介入處置培訓
保母協會、幼兒園、親子館.、企業受邀講師
Comments